留学文书写作一定不能踩的几个坑
与其他国家大学的申请截然不同的holistic view,确保了个人陈述在美本申请中最难以替代的位置。
我们常说申请大学就像是玄学,即使是标化分数相近甚至一样的两位同学,最后得到的申请结果也会是天差地别。每个招生官看我们的申请材料的时间不过十分钟,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光鲜的履历,更值得注意的就是文书的部分。
然而,但凡经历过被申请文书折磨的同学,想必都有2小时憋出3行字的切身体会。且哪怕就算到了这般地步,绞尽脑汁最后大概率翻车也时有发生。因此,为了避免盲目踩雷,今天为大家盘点了以下几种美本申请中的迷惑文书行为大赏,快来看看自己的膝盖中了几箭,又该如何解决!
01.长篇大论模糊重点
在着手一篇文书前,首先要先明晰文书的作用以及期望达到的目的。
美本申请的文书分为几个大类,除了Common App里最令人头大的650字个人陈述,还有大部分学校都会要求的花样繁多的Supplements。那么想清楚在短短的几百字里要向招生官传达什么信息就非常重要。不难发现,我们最常见的翻车文书往往并不是因为语句不通顺或者滑稽的机器翻译语法,更多的是由于下笔之前压根就没理清写作思路,说白了就是边写边想。
这导致的结果便是文书超出字数,但是又觉得自己并没有写什么内容,即所谓的言之无物,最终在推销自己的PS中基本上丧失了所有的竞争力。
02.画风浮夸令人窒息
要知道,写一篇好的PS并不是什么文学作品大赏,在招生官有限的时间里,并不会有“这篇PS文学性极强所以我要录取这个学生”这样的时刻存在。为了让他们的话题听起来很fancy,学生们有时会试图写上他们从百科全书上查到的词语,但结果是让文书看起来不伦不类,过于fancy和生僻的词只会让读者觉得反感而不是舒服。
不如在发送或是寄出申请信之前,至少在熟悉你的人面前大声读一遍自己的文书,通过第三方的角度去辨析这篇文章是否能体现你的个人特点。
优秀文书的展示方式较之文书的内核更加重要,出色的写作者可以将看似平淡的故事讲述得跌宕起伏,而原本复杂的故事也可能因为展现方式的原因变得平庸。要写一篇优秀的文书,首先要明确“展示”和“陈述”的区别。
好的文书“show”,拙劣的文书“tell”。相比单调地堆砌华丽的词汇,学会如何更加日常地表达自己反而是一门学问
03.流水账和模板套路
文书有模板吗?或者说文书有写作套路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毕竟每年有多少留学申请的学子,就有多少份漂洋过海的文书。哪怕自己第一次上手,也有前辈为你总结模板要点。
然而,当你照着模板将自己的履历悉数堆砌上去之后,意味着你离翻车也就不远了。因为学校其实并不看重你拿了多少奖学金、在学生会担任了什么职位、或者在运动会拿了什么名次。而是看重这些活动与你的学术兴趣的共通点、或者获得了哪些与学术相关的个人体验,最重要的是这些活动给你个人带来了些什么。
试想一篇文书这样开头:“我曾经去乡村支教,这段经历教会了我领导力、坚持不懈以及辛勤工作的含义”,接下来几乎都可以猜出后面写了什么:这篇文书里只会有三个论点,最后结尾段重新陈述一遍。这样的PS似乎没有什么错处?
No!它最致命的问题就是在申请过程种不会起到任何积极作用,更别谈让你脱颖而出。假如你只是把模棱两可的抽象概念放到某个文书模板里,那可就别怪招生官也只能把你当作无趣的人了。
04.绝对底线编造故事
或许很多时候我们会迷失在素材的海洋里,完完全全对写什么故事没有概念和方向。受限于彼时我们手上并没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和令人骄傲的竞赛奖项,可能我们会开始走向一条岔路,试图给自己立人设,编造出一个尽善尽美的完美学生。
这种做法看似可行,其实不然。招生官并不是定下死板规矩的机器人,他们期待在每个申请者身上看到的是绝不像函数一样可以被预测的东西。因此,当我们笨拙地妄想用一个虚假的故事去贴合招生官心里的完美标准的时候,就已经彻底输掉了。
更重要的是,文书并不是申请材料的唯一组成部分,撒一个谎言就需要用千万个谎言去圆。一旦开始编造故事,就需要用无数个根本不存在的细节去佐证,而这样的“个人经历”往往不堪一击。当你面对招生官严谨的面试问题,却说不出令人信服的答案,最终只能用前程来陪葬。
希望大家都能够顺顺畅畅地产出优秀文书!如果在创作留学文书的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欢迎大家咨询网站客服,我们将竭诚为大家提供各类留学文书代写服务,我们不同于传统留学中介,我们是学术辅导机构,旗下老师都有留学经验,了解国外老师的喜好,知道留学文书的写作格式,我们承诺会根据每一位申请的背景量身定制每一份文书,做到每一份文书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从来不适用模板,我们承诺长达90天的互动编辑模式,确保每一位申请者的诉求都能体现在文书当中,让每一份文书都如同申请者自己创做完成,欢迎有需要的同学们联系网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