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审稿意见要求小/大修(Minor/Major Revision)注意事项

审稿意见要求小/大修(Minor/Major Revision)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1-08-10 15:19:19 阅读:13533 作者:致远教育 字数:1247 字 来源:Wordvice 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导读:学术论文在经过同行评议后,除了一些被拒稿而丧失修改机会以及极少数无需修改直接录用外,很多论文被给予大修(MajorRevision)或小修(MinorRevision)的机会。如果论文作者能够按照审稿专家和期刊编辑的要求修改完善,论文就能发表。回复审稿意见是几乎每个作者的必...

学术论文在经过同行评议后,除了一些被拒稿而丧失修改机会以及极少数无需修改直接录用外,很多论文被给予大修(major revision)或小修小修(minor revision)的机会。如果论文作者能够按照审稿专家和期刊编辑的要求修改完善,论文就能发表。回复审稿意见是几乎每个作者的必修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审稿意见回复

1、修改论文是常态化活动,须未雨绸缪

按照审稿意见修改论文是很正常的,不修改反而是不正常的,原因有三。

1. 第一个原因是论文本身通常都存在问题,作者自己有时无法察觉。

2. 第二个原因在于同行评议是复杂的主观评判过程,不同的审稿专家可能会对相同的稿件给出截然不同的意见。

3. 第三个原因是学术期刊希望保持一定的拒稿率,因为拒稿率是期刊评价标准之一。

因此,有些期刊把大修算成拒稿,不称为“大修后接受”,而改称“拒稿,但修改后可重投本刊”。

论文作者须以平常心看待审稿意见,并且在科研数据安排和论文内容撰写上都预先做好准备,未雨绸缪,避免在大修意见来临时措手不及。

2.论文小修时须注意英文润色

当论文被要求小修(minor revision)时,很可能意味着修改的论文无需经历第二次同行评议,即期刊编辑很可能会根据论文的修改程度对论文做出最终决定,导致小修后有可能被拒稿。这种情况的特点是编辑一个人说了算,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是稿件无需经过评审专家的重审。

坏处是如果编辑不满意,评审专家的意见无法帮忙。

因此,论文作者需要非常谨慎地回复小修意见,以免惹恼编辑。小修中的很多评审意见是关于英文语言问题的,包括建议英文润色。论文作者必须重视这种建议或警告,因为很多期刊都只给一次修改机会。最好和最稳妥的办法是请专业学术编辑机构完成英文润色,不要自己乱改而毁掉唯一的宝贵修改机会。

论文大修

3.论文大修时须注意驳回扩大研究范围的要求

当论文被要求大修(major revision)时,编辑通常会将修改后的稿件发给第一次评审时的专家再次评审。大修意见通常涉及论文的正确性、创新性、完整性。期刊会要求审稿专家对论文的各项指标打分。例如,在创新性上,论点有无创新,发现或方法有无突破,是属于有意义的论证性再现还是简单重复等;成果的价值是重大还是意义不大;论文的影响力是长久的还是短期的,是影响大学科还是小学科领域等。如果论文在这些方面得分很低,通常会被建议拒稿,而非大修。

大修的评审意见通常包括以下三条:增加参考文献引用量;增加讨论;增加计算或实验内容。

这最后一条是最难应对的,也是最容易在作者和评审专家之间引发争议的。如果作为论据的计算或实验内容已经足够充分,那么评审专家不应越权要求扩大研究范围,因为只有作者才有权决定渐进式科研工作的内容范围划分,这一点必须得到尊重。由于篇幅所限和科研工作的渐进式性质,任何工作都不可能在一篇论文中做得全面和完美,必须在后续论文中予以补充发展。因此,评审专家不应为了扩大研究范围而要求作者补充非必要的计算或实验内容。扩大范围通常涉及增加研究目标或影响因素,例如从A燃料扩大到B燃料,或从5个影响因素扩大到10个影响因素。这种扩大研究范围的要求属于不合理要求。作者应当解释为什么不宜把这些内容放在当前的论文中。然而,如果是没有将5个影响因素对A燃料的作用说清楚或说完整,只给了3张图,缺一张瞬时响应变化图,从而造成无法得出正确结论,这时评审专家要求补充那张图,就属于合理要求。

以上就是关于回复审稿意见的一些注意事项,希望大家要注意。如果审稿意见要求修改论文,欢迎大家选择我们为您修改润色服务。

最新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