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ics Consideration是什么?Ethics Consideration怎么写?
有关Ethics Consideration,申请博士时可能会遇到,针对某些专业和研究项目来说,道德考量是其中必须要提一句、甚至要思考一下的东西。而对很多博士生来说,在晋升阶段,Ethics Approval也是很重要,甚至有些复杂的环节。那么Ethics Consideration是什么?Ethics Consideration怎么写?本文致远小编给大家一探究竟。
Ethics Consideration基本概念分析
什么是Ethics Consideration呢?
直观来说,它就是学生在研究计划中有关道德层面的考量。当然,这也包括了法律法规、国家利益、基本人权等等层面的考量。
这个层面的考量通常由学术委员会(或者下辖一个专门道德委员会)负责。最直观地,我们一般在两个阶段会遇到这种考察:一个是在申请时,另一个通常是在博士第二学年的Confirmation中。
是否需要写Ethics Consideration?
在正式介绍这些准则和案例之前,相信大家最直观的问题就是,是否需要写Ethics Consideration?
笔者的回答是,一定比你想象中的关系更加紧密和难搞!
我们来看最常见的一些,大家有可能在研究中涉及到的需要Ethics Consideration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排名不分先后)
该研究有其它参与者,包括但不限于采访、谈话、专业技能人员的支持、观察对象、实验对象、摄影记录对象等等。
1. 该研究与校外其它机构有合作,尤其非大学的学术机构。
2. 该项目有动物参与。
3. 该项目会涉及印刷,分发,储存各种材料。
4. 该项目可能会涉及环境问题。
5. 该项目会带来高于日常所经历的风险。
所以,粗略品一下后,我们就会发现,几乎只要你的研究涉及一些实验、采访、田野调查,你都至少需要走一走这个流程。
如果你的研究本身对象就是人、社会等等,那几乎就意味着你要花一些心思思考一下这个要求,才能在confirmation阶段获取正式的PhD学生资格。
其中,最密切相关的,恐怕还有所有实践类相关的研究、艺术实践、艺术创作类,以及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
所以,回到一开始的描述,有关Ethics Consideration 一定是比想象中,更加和我们关系密切。
Ethics Consideration基本原则
既然提到了道德,那最直观来说,Ethics Consideration的基本原则就是保证你的研究符合基本道德,基本价值观,一些基本共识。
其中可以提炼出来的三个最大的原则就是:
1. 尊重人以及相关的基本权利
2. 尊重正义、公平等社会基本原则
3. 个人、社会、人类的福祉导向
对此我们没有必要一一解读,正常人都能理解。但是,这里有几个特别需要注意的,也是最常见最需要提醒的几个要点。
1. 研究有涉及一些弱势群体。这些包括老人,儿童,贫困人口等等;而且,不仅仅是生理上,也有心理上的弱势群体,有过心理疾病,心理创伤,受到过暴力,伤害的受害者等等。
2. 文化要素。研究如果涉及其它文化,那该研究默认的一些价值观的标准、审查视角是否适用,甚至研究者背景的道德标准本身是否适用等等。
3. 人类以外的,环境、动物相关要素等。
这些是我们都非常常见,但也许未曾意识到的要素。如果你的研究有涉及这一点,就需要考虑相关道德考量。
研究者如何写Ethics Consideration?
研究者主要有两个目的来回应Ethics Consideration:
第一是明确指出你的研究所涉及的Ethics Consideration,
第二是指出你如何降低其不利、负面的影响。
如果是PhD在校生,那通常学术委员会会有专门的告知以及帮助方式。
如果你是一位申请者,在意识到你的研究很有可能有相关涉及后,也就需要在proposal中表明一些ethical的思考。
这个过程通常会是一个ethics risk assessment,自我评估的过程。评估你的研究带来的道德影响、风险,以及你是如何去控制它的。
我们接下去会给几个案例(有些会具体一些,有些会概括一些),来让大家体会一下。从中,我相信大家多少可以找到自己适用的地方。(研究为虚构,作参考)
Case Study 1:与特殊群体(弱势群体)的相关研究
这类研究本身很具有社会关怀,范围可以是女性、贫穷人口、天灾人祸的受害者,一些社会问题下的主体人群等等。
这里就很有可能涉及如下一些道德问题:
1. 基本知情权,隐私权与保密性的处理。如果需要采访,调查等方式,可能需要征得对方本人以及对方监护人,甚至对方的律师、医生等看护人员的同意。
2. 研究对其是否会产生二次伤害(如一些犯罪案件的受害者)。
3. 名誉权。研究会不会带来对该群体名誉的影响?会不会改变普通人对他们的看法?
4. 在研究交流过程中,是否可能会与研究参与者产生个人关系?是否会影响参与者个人生活、精神、情感?是否会反过来影响研究者的研究?
Case Study 2:有关街头涂鸦艺术的研究
这类研究很容易具有艺术价值,社会价值,也有对某一群体的关注。
除了Case 1提到的基本知情权隐私权等。这里牵扯的道德问题有可能是:
1. 某些街头涂鸦在所在处有可能是非法的。
2. 如果与涂鸦艺术家有直接的沟通和交流,有一定可能性会暴露其“非法行为”。
3. 在研究中如果有对涂鸦的展示,也可能牵扯到隐性的版权问题。
Case Study 3:在中东某国进行纪录片拍摄
这类研究可能服务于更大的一个研究,或者是作为practice based研究的最终产出。
这里可能会遇到独特的问题是:
1. 语言如果不通,那可能根本无法取得知情权,隐私,传播的授权和认同。
2. 文化差异带来的价值观判断,以及道德判断的差异。
3. 在授权和认同无法确认的情况下,如何进行研究最终的表达。
Case Study 4: 实地的田野调研
这更常见,而且是很多学科也实际上有可能接触到的形式,即:去到某一个地点作专门的观察和研究。
这种观察的对象如果我们放宽一些,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博物馆,美术馆,史料档案馆等等。
那这里就需要考虑的是:
1. 如果对象是人,那被动的观察也许未必有直接的触碰人身权利,但如果考虑到之后的发表,出版等等,会不会对观察对象的群体有影响?
2. 观察是应该完全被动吗,还是隐藏自己的研究意图?观察是否会需要与参与者建立个人关系?
3. 如果是文献史料的研究,则需要获取相关机构的许可。某些文献史料如果是指向某一个具体的人(逝世),那该研究是否需要征求其相关亲属的认可?
总结:
相信看到这里,特别是几个案例,大家对Ethic Consideration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感觉和印象。
Ethic Consideration 对于每一个研究者都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对其有一个基础认识是非常必要的。
并且它的存在事实上在某些场合下也能对自己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拷问自己的视角,自己的方法是否合理。
希望大家都能更好地追逐自己的学术理想,同时也为人类的福祉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