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生申请文书怎么写?
留学申请材料中,文书即使不是最重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尤其是在申请名校时。在本科申请中,往往是以“命题作文”的形式,但研究生申请中的Statement of Purpose,或者Personal Statement,都是开放式的文书,同学们有时反而不知如何下手,我们今天就来简单介绍一下。
首先我们要明白本科申请文书与研究生申请文书的区别。在写本科文书时,同学们还是中学生,所以主要是讲述自己的人生理想啊,性格特长啊,兴趣爱好啊,等等,读起来更像是一篇生动的人物传记。
但在申请研究生时,同学们已经是有一定科研经验的成年人了,已接受了基本专业培训即将踏入社会,所以文书应该集中在学术领域,而不是人生体验,不用谈太多个人生活信息。语气方面也应该更professional一些,更像是一篇不掺杂太多个人感情的学术论文,以体现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基本学术技能。
根据学校不同,文书题目有时是Statement of Purpose,有时是Personal Statement,但其实内容方面是大同小异的,只不过PS会更偏向于个人经历方面一些。Statement of Purpose,顾名思义就是要谈谈在美国读研究生的目的。大家要注意,这里的purpose,是指学术purpose。因为美国和国内职业市场的激励竞争,真正出于喜好学术研究而读研读博的同学占少数,更多的是为了将来的职业发展,所以并没有具体的学术Purpose。但美国高校各个院系管招生的graduate admission coordinator,喜欢的都是对自己未来有着详细规划的学生,而不是先上了再说,见一步走一步。
所以即使没有学术purpose,在书写文书之前,同学们也要先想想录取后,自己有什么样的详细学术规划,在读研读博期间具体想研究哪些学术领域,最终想达到一个什么学术目标,等等。也就是说,要把读研读博经历看成一个时长2~4年的project来规划。因为,即使大家的最终目标是提高自己的职场竞争力,但读研读博本身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这个“初心”大家别忘了。至于自己以后是否真的往这些学术领域发展,那倒不见得,coordinator们也知道人的想法是会变化的,有时候计划不如变化快,他们关键是想看看你作为一个申请人,有没有制定学术计划的习惯和能力。
既然是一个project,那么当然规划的越详细越好。也许自己以后的研究方向会有变化,但一个详细的规划会让人觉得你目标明确,有备而来。所以,在文书的开头部分,同学们除了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学术成长背景,更主要是详细谈谈自己的具体学术目标,想研究具体什么领域,为什么对这个领域自己很感兴趣,等等。这些内容可以看成是学术文章中的thesis中心主题,也可以看为规划书中的proposal部分,要从一开始就吸引招生官的注意力。
在写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大家要越具体越好,不要泛泛而谈,譬如申请计算机专业的同学们,不要简单的说“我对数据库管理方面挺感兴趣的,想进一步深造”,而是要象写学术论文一样,具体谈谈对数据库管理哪方面感兴趣,SQL编程?云处理 ?Data Mining?然后再具体一些,云处理中的哪一个细节方面你想进一步研究?你想达到一个怎样的前人没有取得的目标?… 选取一个范围合适的project主题,适合你在读研读博期间实现的主题,不要太广。当然也不要太小,几个月就可以实现的那种。
这部分内容之后,就是介绍自己的学术能力的时候了。大家要谈谈自己以往的研究经历——是什么样的学术经历,让你想在这个具体的领域进一步深入研究?让你觉得“我需要读一个硕士/博士才能更深入地研究这个课题”?内容方面,可以是以往independent study 中的一个research project,也可以谈谈具体某一门课程,甚至是实习中遇到的课题,不管哪种,关键还是要详细具体。譬如如果谈到自己以往做过的某个research paper,自己在撰写研究期间,对哪方面学术领域产生了兴趣,详细做了哪些工作,期间遇到了什么具体的学术困难,自己是如何解决的,最后取得了什么样的结果,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了什么学术方法,掌握了哪些具体的技巧,等等。然后,自己希望在这个project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某个相关领域进行研究,从而实现某一个更大更高的学术目标,这就跟文书开头的project 主题联系起来了。
这样一来,不仅仅介绍了自己的学术素质和能力,也展示了自己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适应力,有进一步深造所需要的科研能力,同时,也很好地详细解释了为什么自己要在某个具体学术领域进一步深造,也就是读研读博的purpose是什么。
这些学术经历是文书中占篇幅最多的部分,所以大家一定要详细专业些,不用担心太具体了用了太多专业术语,招生官看不懂。负责招生的coordinator都是各院系的资深教授,所以不用担心这一点,反而要担心自己的具体内容太浅显了,让招生官觉得你能力不够。譬如说自己通过某个project的数据采集,意识到了采集的样本量要充足——这样的基本道理就没有太大帮助了。不妨谈谈在数据处理中,使用了哪种统计数学模型,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有哪些优势,但同时也有哪些不足,自己又是如何改进的,或者希望将来如何改进…这就会让教授们真正觉得你是有科研能力的。
文书的结尾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讨论为什么这所学校适合你的学术目标?这部分内容是最花费时间的,因为需要同学们真正去了解每一所申请学校各自的program设置和研究强项,还有教授们的具体研究内容。但这一段也是最能决定你是否被录取的内容。所以还是那句话,没有哪一个成功的申请工作是轻松完成的,你花了多少时间,就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在写这部分内容时,切忌笼统地说“因为贵校名气大排名高,某个学术领域领先,你们的某某领域某某项目能给我很大帮助…”而是要越具体越好,具体到学校的某一个机构能在哪些学术领域方向给你多大的帮助,哪个具体的课程对你前面提到的project有怎样的帮助,等等。在谈到教授时,也不要只是说“某某教授跟自己的研究方向很相似,我希望将来能跟随他/她做课题…”,而是最好再具体说说这个教授的某个研究方法,某个研究成就,甚至哪一篇paper中的学术思路让自己深受启发,自己如何打算在这方面进一步拓展,将来有机会在这位导师带领下具体在哪些方面深入研究… 这样一来,负责招生的教授就会认为,你是一个真正做过研究,深思熟虑的申请人,而不是简单把院系官网的内容copy paste过来就算了。
写到这里,文书基本到了尾声,同学们别忘了最后讨论一下拿到硕士博士学位后的规划,无论是进一步继续深造,还是在大学做科研工作,还是进入工业界工作,都应该谈一谈,然后也点题性地说一下为什么这个2~4年的大“project”能够帮助自己实现将来的人生规划。
以上我们简单聊了一下研究生文书的特点和基本框架,具体细节方面的注意事项和写作技巧还有很多,受篇幅所限我们就不详聊了,大家感兴趣可以直接联系我们致远教育。最后还是提醒大家一句,早些开始申请工作,因为你的申请结果是跟你花了多少时间成正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