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LLM课程设置及考核形式
尽管现在疫情影响了国外留学的发展,但是出国读法学硕士也即LLM(master of laws)仍然是很多小伙伴们的不二选择。
相对于国内读研,LLM时间短,尽管学习的很可能是英美法系的内容,于未来工作不见得有实质性帮助,但是留学经历将大大增加市场竞争力,亦是人生阅历中精彩、意义非凡的一笔;更现实一些,留学生落户政策的特殊性也驱使许多想在大城市站稳脚跟的朋友们即使在工作后也会选择停业出国读研。那么留学LLM毕业难度有多大呢?是否可以通过合理选课来选择难度模式呢?
接下来,本文将以澳洲八大的LLM为例,分析一下LLM的课程及考核形式,以期帮助在是否出国游移不定的小伙伴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以及提供给已准备读LLM的同学们一点选课技巧。
LLM其实课程时间并不是长,少部分LLM课程是和国内授课模式比较相似,每周几有固定2小时的上课时间;大部分的课程叫做“intensive”,课程集中在某一个月里的四天时间,上课时间是早上9点至下午4点,中途有1小时的午饭时间和两至三次下课时间(5-10分钟/次)。完全不同的法系背景和语言环境,一天的课程听下来,很难以形成知识框架。
因此首先强烈建议课前预习,于开课前一星期开始,可以参照老师发的outline里面的参考书籍以及文章链接,或者canvas系统里ereserve下面也会有推荐书目、文献的链接。
为了知识框架的完整性,建议每一个相似主题的文章只需要看1-2篇,(有的主题下面会有很多文章)因为课程会涉及很多个主题,预习阶段只需对每个主题(英美法系或是当地法律在相关方面的规定)有大致了解,看完这些主题,大概可以知道这门课的大体内容和侧重点,这样听课没有那么累。
其次是课后笔记,外国教授的PPT大多比较简单,只是把提纲,即每个小主题列出来,一般是不会有实质性内容的,如果不在当天对课程内容记忆比较清晰时补充笔记,很可能后续无法复习。
建议的学习方法是:把老师的课件下载下来,用类似于GOODNOTES之类的app把能记得的笔记添加进去,对于老师讲课时长较长甚至强调是重点考点的内容,用不同颜色标记。先搭起框架,知道这门课程的覆盖面,然后往里面填充具体内容。以上,便是为听课所需做的准备工作。
这篇文章的重心当然还是在如何顺利通过这门课,这就是一门选课的学问了。LLM课程有多种多样的考核形式:essay、case note、exam、take home exam、assignment、short response、problem question、presentation......能否顺利通过这门课程的关键即是考察这门课程的assessment考核形式和各项考核形式的占比,选择一个相对容易或是适合自己的考核形式比课堂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简要分析这些我遇到的考核形式和作业技巧建议。
1、Essay
难度指数:三颗星
Essay绝对是LLM课程考核形式中最常见的,几乎每种考核方式的排列组合里essay都会占有一定比重。essay的通过难度指数其实随字数要求变化的,个人觉得3000-5000 words的essay相对好写一些,一般这样的短论文占assessment的分数比例是30%-40%,而6000-8000 words的essay就会更难一些,6000-8000的字数会更难以组织一个框架,而且,这样的长论文占比通常在60%以上,甚至100%,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写不好,这门课程的学分就没有了,写这样的长论文就会压力更大,也无法通过其他考核形式的作业补救。所以建议欠缺写作能力又不想挂科的同学们选择Essay代写完成,避免挂科。
写essay方法:
首先要根据教授给的选题范围确定一个主题,一般教授给的选题范围都非常宽泛,因此在发布作业之前便可以思考,四天的课程里哪个主题是自己更有兴趣去深入了解的或者是有话可说的,之后就可以在教授推荐的阅读书目或canvas系统ereserve里去读相关主题下面的文章书籍。
如果认定一个主题,建议还是先列个infrastructure或者提纲,确定论文的论题、总论点和分论点(多用于长论文)。可以是一个论题,之后层层递进,一步步逐渐深入探讨这个论题,即“introduction- topic1 - topic2 - topic3 - summary”,topic1、2、3之间一定是有一定逻辑关系且都紧扣论题的。另一种推荐的论文方式是找一个本身有矛盾的论题(教授上课可能提过却没有延伸或自己阅读文献时发现的有学术矛盾的议题),结构大致为:
introduction -
view1:支持此观点代表人物、支持的理由、(你的简短评论)
view2:支持此观点代表人物、支持的理由、(你的简短评论)
view3:支持此观点代表人物、支持的理由、(你的简短评论)
综合上述观点, 分别评论上述几种观点的利弊,你支持的观点
当要写较长篇幅论文,引入讨论别人的观点不失为一个“凑字数”的妙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种观点的篇幅字数最好不要相差太多,否则显得你不是在客观中立的讨论别人的观点,更多篇幅放在你自己的观点上,教授更期待看到的一定是你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所以在评论不同观点各自的优劣之后,一定要用上面的2倍篇幅来论述自己的观点,可以是支持上述某一种,但是要说出自己独到的不同于名家的理由,也可以是一种和上述观点都不相同的观点或设想,言之有理即可。
对于8000 words的长论文,则可以再添加分论点。开头introduction最好是比较简短,开门见山型能够快速引入论题,论文不同于演讲稿,大多不必要为了趣味性花较长篇幅引入正文。当然,教授对于论文的评分很具有主观性,以上的tips只是我个人总结的几个教授给我的论文的一些feedback,具体要求还是因人而异。
另外,也可以参考阅读文献的结构来合理安排论文篇幅,但是要切记,国外对于查重率要求非常高,所以论文的分论点最好不要和某篇文献一样,要找到自己论证的逻辑。
最后分享三个写论文重复率很低的方法:
(1)阅读量达到写作量的10倍以上,(时间不允许的话可以适当减少),比如要论证的某个分论点预计安排1000字的篇幅,那么就关于此分论点的有效文字要阅读到10000字,且来自于不同文献、书籍,理解这些文字的基础上,组织自己的语言论述,简单的短句子会更清晰易懂。(这和国内写作或雅思等考试恰恰相反,法学写作有好几个教授给我的反馈是长难句会有让观点表达的有点“unclear”);
(2)遇到难以表达的论点,不妨直接引用学者的原话,但是务必注意按照老师要求的引用格式,加引号、加脚注、加bibliography;
(3)在引用学者的观点之间可以穿插相关案例或者法官对于某个案子的论述用以辅佐论述,案例也要加脚注等正确引用。
2、Case Note
难度指数:两颗星
Case note 相比较于其他作业形式,优点在于耗时短,字数相对少,不需要做大量的课外阅读,只需要理解透彻一份判决书加以分析。有一定的固定模式,不需要再去思考逻辑结构。
Case note是对英美法系的裁判文书的分析,一般字数是3000-4000 words。阅读量要求很低,只需要读懂一份裁判文书即可。
Case note的基本结构是:
(1)court、judges、citation;
(2)Material facts;
(3)Procedural history;
(4)Legal issues to be decided;
(5)Reasons for decision;
(6)Ratio decidendi;
(7)Obiter Dicta;
(8)Orders;
(9)Practical outcome。
一份完整的case note包含以上九个标题。
第一部分判决法院、法官信息、案号都很容易在判决书中找到;
第二部分则简要清楚的描述案件的事实,与此案无关的事实可以忽略一句话带过,这部分篇幅要短;
第三部分是诉讼流程,包含一审、二审的时间节点、审理法院等;
第四部分是总结争议焦点,根据案件事实,你觉得会触发到法律的行为是什么;
第五部分是重点之一,寻找判决书上法官的观点和引用的法条,并结合事实进行论述,不要原封不动摘抄法官的观点,会导致重复率超标,要检索到具体法条,结合事实分析。
第六部分是判决理由,这就主要集中在判决书的尾部以及主法官(chief judge,CJ)的相关段落。
第七部分附带意见,即判决书中其他法官与主法官意见相左的观点,具体格式如:XXX judge stated that there is a tension between s【法条】 and s 【法条】,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意译其他法官的观点。
第八部分是判决结果,通常就是判决书的结尾。
第九部分是实际结果,结合案件事实的结果。
3、Exam
难度指数:四颗星
Intensive 课程的exam对于非英美法系的学生来说真的挺难的,接连上四整天课之后,第五天上午就直接考试了,有一门课程的exam,班里的中国留学生挂科了一半以上。所以建议大家选择exam代考,挂科之后后果是很严重的。
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还是尽可能避免有exam这种考核形式的课程比较好。如果想要通过 exam,每天下课后要整理一天的笔记,能够从老师上课的内容中知道大概哪些是重点知识点,推荐和选择同课程的同学组成小组学习,将很可能作为论述题的问题,或者教授课上提到的问题参考教授的ppt整理成文字,考前可以背诵。当然,一定要先理解后背诵,这样即使没背熟或是超出预料的考题,还可以现场自己写。
4、Take Home Exam
难度指数:两/三颗星
Take home exam相当于assignment的另一个别称,就是普通的作业,回答教授布置问题,可以检索法条、案例,也可以参考课程内容和笔记,这种作业形式要注意,区分答案唯一的问题和开放性的问题,有些问题的答案是唯一,一定要精准定位相关法条/知识点,否则并不会因为你言之有理就给分。还有一种take home exam需要限时完成,作业要求一定要看清楚,如果是限时作业,建议要先复习一下本课程所学内容,了解知识点的具体位置,能够快速检索到所需内容。
以上是比较常见的作业形式了,还有一些Short Response 、Problem Question、Presentation等不太常见或不太推荐的暂且留到以后再说。
推荐选择考核形式是assignment / case note / take home exam(30%)+ 3000words essay(35%)+ 3000words essay(35%)或 3500words essay(40%)+ 5000words essay(60%)的课程,作业(包括take home exam和case note)等相对耗时少一些,短论文的要求也比长论文相对低一些,多种作业形式的组合方便风险分摊,万一某一个作业或论文得分比较危险了,可以再另一个论文上多花些时间弥补。
LLM毕业还有一个硬性规定:capstone essay 8000words 以上,选课时就要主要选择一门考核形式是8000字以上长论文的课程,最好在第一学期就选,万一没有通过,第二学期还可以再选一门考核形式是8000字论文的课程。
长论文教授给分会相对严格,所以对于文章的框架结构、逻辑性以及内容都要更认真,选题也很重要,要选一个能延伸出分论点且都可以展开讨论的主题。要多读与主题相关的文献,才能充实内容,不仅要有学者的观点作支持,也要引用到判例和法官的论证。
选课可以根据兴趣来,但是也要充分考虑到这门课程的assessment是否容易通过,如果发现这门课程第一天上完不能理解或不喜欢教授的授课方法的,一定要及时退课换课,具体退换课操作根据学院规定。
总之,出国留学读LLM是一段很珍贵很值得的经历,就像开学典礼校长说的,我们是要学习general skill的,而不仅仅是specific knowledge。
课程教给我们的英美法系的知识也许在未来的工作中并不适用,但是这个过程中你掌握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阅读能力、抗压能力...甚至是生活技能,都会受益终身。